公益心理服务体系—救助困难群体 点亮“小火炉”项目
活动信息
孩子在家待太久,开始厌学了,这种情况我很焦虑。”“高三了,可是我失眠很严重,白天上课没精神,浑浑噩噩。”“工作压力太大了,一上班心里就堵得慌”……随着我国境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进入常态化防控,社会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然而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慢慢浮现出来,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凸显。
其实,在心理健康服务这一颇为“冷门”领域,菏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2019年,菏泽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,初步形成具有菏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,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特色品牌。在鲁西新区,“阳光鲁西”和“好样心理”品牌被推广到全国;在马岭岗,“心理敞亮工程”覆盖全民,建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……
把心理健康服务做成普惠万家的事业,让“菏泽经验”推向全国,菏泽一直在路上。
救助困难群体
点亮“小火炉”
“描绘心生活,让阳光充满生活,让生活丰富多彩。”走进位于鲁西新区的好样心理服务基地,三行大标语映入眼帘,基地门口的EAP服务流动工作站随时准备出发。山东好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,为菏泽和全国十余个城市提供社会心理服务、心理培训、心理咨询等多项业务,是鲁西新区社会心理服务基地,创办以来已服务60余万人。
“你们能帮帮我妈妈吗?因为xx不能出门,我妈妈心里堵得慌,控制不了情绪,我在网上看到求助热线,所以打电话试一下……”鲁西新区开通以“阳光热线”为主的14部热线,和“阳光心理”线上心理咨询平台,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。好样心理招募1000多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,依托“心理咨询热线”“心理帮扶在线”和上门辅导疏导等手段,提供24小时心理问答、心理咨询线上服务。
民之所盼、政之所向。鲁西新区委政法委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“阳光治理”的重要创新内容,坚持体系化推进、源头化治理、社会化发展,着力打造“心服”新高地、“心防”示范城、“心治”共同体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鲁西。“目前,全区已建成社会心理服务基地1个,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55个,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心理咨询门诊、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室、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置率达到100%。”鲁西新区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说。
阳光鲁西,幸福鲁西。“小火炉”项目是鲁西新区对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救助的服务品牌,心理救助为困难群众点亮一盏盏“小火炉”,项目获评民政部社会救助创新案例第一名,填补菏泽市在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奖空白。鲁西新区建成“12xxx”阳光心理救助服务体系,依托好样心理公司,在全国率先设立社会救助心理关爱基地,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心理救助阵地。对全区低保(特困)对象进行了入户巡访调研,筛选出重点服务对象,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。
科普下沉基层
生命全程陪伴
心理健康服务的故事,也在马岭岗这片土地上演。
暖黄的灯光倾洒在米白色纱帘和湖蓝色沙发上,舒缓的轻音乐在耳边响起,这是马岭岗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室。除此之外,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还配备心理CT系统、反馈催眠型智能减压放松系统、智能反馈团体无线减压系统等先进设备。
沙盘室和心理宣泄室等新事物也逐渐走进社区,在马岭岗镇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沙盘室,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沙盘器具陈列柜和两个沙盘台,体验者可以用人物、树木、房屋等沙具模拟自己的内心世界,将内心矛盾通过游戏展现出来。对于体验者来说,这里是“心灵氧吧”、“心灵港湾”,也是生活的“减压阀”和“加油站”。心理咨询师来到居民身边,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和咨询工作,打通心理健康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菏泽市委政法委和卫健局双牵头,构建起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,通过各种方式下沉到基层进行心理健康的科普,能够逐渐消除人们长久以来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‘病耻感’,让大家知道有了问题去哪求助,这是很有意义的。”菏泽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说。
20万册《心理健康服务手册》《心理健康知识读本》发放到市民手中,打开手机进入公众号“幸福曹州家园”,就能观看每周一期的“心理健康小常识”宣传短片,目前已更新140期。婚姻家庭辅导室搬进了婚姻登记处,心理咨询室在妇女儿童中心建成,有问题随时可以去“把脉”、“开方”。菏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介绍:“我们制订了‘生命全程心理陪伴计划’,在婚前、婚后、产前、产后、婴幼儿、学生、青年、中年和老年等关键时期,都有心理健康服务全程陪伴。”
菏泽鲁西新区组建起“凤凰湖”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,精神科医师、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进入千家万户,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服务;志愿者、村庄社区网格员、公安民警下沉到社区,进行走访随访和心理筛查。线上线下双平台齐上阵,菏泽市鲁西新区依托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和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储备库,成立心理服务专业应用团队,提供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,扫描二维码进入心理干预系统,进行线上心理测评和咨询、预约线下咨询服务。
菏泽市鲁西新区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探索开始已久,2016年正式实施“心理敞亮工程”,政府、行业、社会各展其能,打造市、镇、社区三级“树状”平台,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。
“可以总结,在全省推行,这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。”xx书记xxx对菏泽鲁西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肯定批示。2018年4月,在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,菏泽鲁西新作为唯一县级卫生计生局作了典型发言;2018年10月,在第11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,菏泽鲁西新做了经验介绍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